定海区科协开展“一粒米的奇妙旅程”科普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 2024-11-11      来源:   点击率:611  

 定海区科协2024年“科普游学•有你定好”

 新质生产力研学活动第三期圆满结束

11月10日上午,一群满怀好奇的小小稻农

深入稻田,跟随一粒米的旅程

亲身体验从割稻到脱粒的全过程

开启一场探索水稻奥秘的研学之旅

让我们一同走进活动现场看看吧!

 

 

探索水稻的一生

第一站我们来到水稻主题馆

跟随心亲侬农场主孙舟恩老师的脚步

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两个梦想启程

引领我们缓缓推开了水稻世界的大门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是被称为“海上河姆渡 千年稻香村”的马岙

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已经有人在此种植水稻

马岙出土的石犁、石镰等农耕工具

和含有稻谷印痕的陶块和陶片等文物

说明了当时的农业已从原始的刀耕火种

进入了发达的犁耕时期

接着孙老师又从水稻的生长周期、劳作过程、

以及稻田生态系统等角度

带我们深入探索了水稻的一生

同时他也向我们科普了什么是“休耕轮作”

这种模式能够均衡利用土壤养分、调节土壤肥力

还能防治病、虫、草害

摆放在展厅中的劳作工具

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这些传统的农耕工具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消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孙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现代化的水稻生产技术

从前的水稻成熟后,人们都是用镰刀进行收割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联合收割机

在收割水稻的同时也能将水稻脱粒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由此可见

科技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知道大米为什么会缺一角吗?

孙老师让大家扒开稻壳仔细观察

原来那个缺的小角就是胚芽所在的位置

别小看了这小小的一角

胚芽占了整粒大米营养比例的66%

是米中最营养的部分

但因为胚芽米极其不易保存

所以我们现在吃的大多还是精白米而非胚芽米

 

 

秋收割稻子体验

接下来就到了大家最期待的割稻子环节啦

老师首先讲解安全事项,演示了割水稻的方法

我们就戴上了手套,化身为小小农夫

兴致勃勃地割起稻子来

调整好姿势,找准稻杆的根部轻轻一割

一束束稻谷便落在了手里

伴随着“啪啪”的声响

金黄的谷粒如同金色的雨点

纷纷扬扬地落下

一点点聚集在打稻桶内

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特有的清香

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满足与自豪

割稻子和打稻子的艰辛

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

当然,在感叹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

我们也要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粒粮食

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稻米食育课堂

了解水稻的奥秘后

我们继续探索稻米的美食延展

年糕、团子、米酒、发糕等

都是由大米加工制作而成的美味哦

小稻农奇妙之旅的最后一站

当然要品尝新鲜出炉的大米美食啦

“咚咚咚”的机器轰鸣声中

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大米

变为一根根雪白诱人的米棒

这个过程也太神奇了

一根米棒居然可以拉得这么长

热乎乎的米棒,酥酥脆脆、香甜四溢

大家笑着、闹着,分享着彼此手中的美味

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

稻米作为食材的多样性

本期“一粒米的奇妙旅程”科普研学之旅结束啦~

我们深入田野探索了水稻收割的智慧之道

明白了每一粒米的来之不易

也领略了现代农业的绿色风采
从机械化收割的高效节能,到精准农业的科技赋能

以科技为翼,打开了科学探索的广阔天地

全方位探索了农业生产的多样性

明白了科技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

更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让我们下期再见!

 

 

 

 


舟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联系地址:舟山市行政中心1号楼1楼     电话(传真):0580-2281270
浙ICP备18009233号-1     技术支持:网乐科技